• 中文
  • |
  • ENGLISH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研究院简介
      • 领导简介
      • 科室介绍
    • 学科建设
      • 中医医史文献
      • 科学技术史(医学)
      • 中医文献学
      • 中医史学
      • 中医文化学
      • 古汉语与医古文
      • 各家学说
    • 教授风采
      • 古代中医文献研究室
      • 中医医史学术流派研究...
      • 中医临床文献研究室
      • 医古文教研室
      • 中医医学史教研室
      • 各家学说教研室
      • 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
      •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
      • 中医方证信息研究中心
      •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
      •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
    • 科研教学
    • 学生事务
    • 党建工作
    • 学校首页
源·香有约 研讨会 杏林有约 思政论坛 严师芸 段逸山
研究院动态
研究院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研究院动态

国医大师严世芸主编《中国医籍通考》修订专家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4-10-29

2024年10月25日上午,国医大师严世芸主编的《中国医籍通考》修订专家研讨会在学校召开。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科学院、上海辞书出版社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等中医药院校、科研机构和出版社的专家学者,以及科技人文研究院师生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技人文研究院党委书记吴志新主持。

副校长王璐出席会议并致辞。王璐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医籍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法宝。国医大师严世芸教授领衔主编的《中国医籍通考》,是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撰的完整医籍通考,是一本“改变了一段历史”的开创性权威性著作,扭转了我国中医文献研究和教学的被动局面。时隔30年,严世芸教授紧跟时代发展,不辞辛劳,组织团队启动《中国医籍通考》修订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学校历来十分重视医籍的整理与研究,希望能够集各位专家学者的智慧、力量,共同推动中医古籍文献研究传承和发展。

科技人文研究院副院长陈丽云教授代表修订团队汇报了本次修订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回顾了该书的首版情况,出版后的评价和影响,以及修订再版的意义。介绍了项目的进展,重点汇报了学界的研究现状。

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陶晓华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王振国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王凤兰研究员、南京中医药大学陈仁寿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剑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陆翔教授、上海辞书出版社陈闵梁副总编,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李其忠教授、朱邦贤教授、张如青教授、陈丽云教授、尚力教授等分别发言。各位专家就该书首版的文献价值和学术贡献、首版书稿特色的保持与创新、修订再版的价值与意义、修订体例设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增补医籍的甄别与选择、修订团队的培养与建设、修订再版书稿质量的保障、修订再版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出版单位与修订团队的协作、修订再版数字化平台的搭建、AI技术在编撰出版过程中的应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

国医大师严世芸进行了总结。重点从新时代国家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背景出发,分析了该书修订再版的价值和意义,并结合专家的意见建议,就修订再版书稿的定位、修订增补书籍的甄别、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修订团队人员结构安排、修订编撰团队建设与中医人才培养的关系等提出了要求。希望以《中国医籍通考》修订为契机,以项目为抓手,搭建中医古籍文献研究平台,建设一支多学科交叉、具有扎实中医文献功底的人才队伍。最后,要求修订编撰团队争取集全国专家学者之力把《中国医籍通考》修订好、编撰好。


联系电话:021-51322635 联系地址:上海市蔡伦路1200号 Copyright 2017.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09008682号-2 邮箱:kjrwyj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