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下午,由北京语言大学世界汉学中心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编辑部共同承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医汉学研究——《中医药文化(英文版)》主题专刊学术沙龙”在上海世博滨江酒店2楼仲夏厅圆满召开。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汉学与中国学学院院长、世界汉学中心主任徐宝锋,《中医药文化》编辑部主任、执行主编李海英,世界汉学家理事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Sabine Schmitz、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伊朗研究中心研究员艾森(Ehsan Doostmohammad)以及来自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专家、汉学家2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李海英编审、SabineSchmitz女士主持。

徐宝锋院长致开幕词并指出,中医药的思维模式与哲学思想,既是汉学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智慧的关键脉络。中医药学深刻体现着人与世界和谐共生的平衡之道,希望未来可以共同更多开展跨领域、跨文化对话与合作,推动中医学智慧“破圈”传播,为人类健康贡献东方智慧。

徐宝峰院长与Sabine Schmitz女士受邀担任《中医药文化(英文版)》“海外中医汉学专刊”特邀客座主编。李海英编审为特邀客座主编颁发聘书。

李海英主任作题为“A study on publishing models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journals from a global perspective: taking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as an example”的报告,系统回顾期刊逐步跻身国际权威评价体系并形成具有专属学术辨识度国际出版范式的历程,认为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不断影响学术传播的背景下,传统医学正加速融入全球科学共同体,期刊需要不断突破学术认知与跨文化传播等制约,搭建开放交流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文明交流与医学互鉴。

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中医药全球研究的体系建设与实践推进,从各自的学术研究的视角出发,提出结合汉学研究视角系统梳理研究中医药经典文献,探索传统医学临床研究的现代价值,主动用现代科技拓展实践空间,为传统医学知识转化提供有力支撑。希望期刊可以搭建包容开放的传统医学对话交流平台,促进传统医学之间的协同发展。

Schmitz女士强调,传统医学的学术推进与传播需在出版模式、技术应对、资源整合与团队建设等关键环节协同发力,还要在选题研究、传播方式与知识转化等基础领域进行前瞻布局,系统增强传统医学知识的全球影响力与学术价值。

本次学术沙龙在积极热烈的交流氛围中圆满落幕,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传统医学的创新发展亟需凝聚各方智慧、整合多学科优势,通过跨界协作激发学术研究新动能。此次沙龙不仅为传统医学的国际化发展拉开了新序幕,也为相关领域的学术对话与合作奠定了基础,期待以此为契机,共同助力传统医学焕发新的生机。(《中医药文化》编辑部)
| 联系电话:021-51322635 | 联系地址:上海市蔡伦路1200号 | Copyright 2017.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沪ICP备09008682号-2 | 邮箱:kjrwyjy@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