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 ENGLISH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研究院简介
      • 领导简介
      • 科室介绍
    • 学科建设
      • 中医医史文献
      • 科学技术史(医学)
      • 中医文献学
      • 中医史学
      • 中医文化学
      • 古汉语与医古文
      • 各家学说
    • 教授风采
      • 古代中医文献研究室
      • 中医医史学术流派研究...
      • 中医临床文献研究室
      • 医古文教研室
      • 中医医学史教研室
      • 各家学说教研室
      • 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
      •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
      • 中医方证信息研究中心
      •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
      •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
    • 科研教学
    • 学生事务
    • 党建工作
    • 学校首页
文化杂志 源·香有约 研讨会 杏林有约 思政论坛 严师芸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AI赋能教学:构建“各家学说智能病例”系统

2025-03-12

中医各家学说的生命力在于临床实践,传统的教学模式受限于技术手段,存在诸如“临床实践部分寻找到符合授课内容、且愿意作为实践教学对象的真实临床病人难度较大”等痛点,利用AI技术打造“各家学说智能病例”,实现虚拟现实、智能问诊、个性化学习、智能辅导与反馈、多元化评估等功能,为解决当前中医各家学说实践教学痛点提供有效途径。

教研室面向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探索中医传统学科教育的新方向,将信息学、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的前沿进展及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引入中医传统学科的人才培养过程,建设人工智能与中医各家学说相融合的课程,形成能够满足数智化时代发展需要的、可共享的教学建设方案。旨在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学科相结合,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人才,为中医传统学科的教育提供助力。

基于“各家学说智能病例”,人机互动进行问诊、辨证、开方,围绕“强化传承,强化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教育目标,着重强调临证实践,探索以问题为导向、以临证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中医各家学说”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体会中医各家学说理论的临床的运用,以培养学生辨证思辨能力,实现“知行合一”。

 “各家学说智能病例”运用中医各家学说的临床思维着重关注邪、气、血、痰、瘀等几个核心病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抓住病机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圆机活法,从而使学生“知常达变”学以致用。

虚拟现实——智能问答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AI能够理解和处理医患的自然语言输入,提取关键信息,构建高度真实的问诊环境,让学生再安全便捷的条件下对病人进行问诊,回避了现实世界中患者隐私保护等问题。

个性化学习AI系统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数据积累,提高交互教学的仿真性和问诊打分的准确率,并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和行为模式,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供个性化问诊病例学习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练习需求。

智能辅导、评估与反馈 通过AI智能分析技术对交互教学记录进行学习和评测,给出打分和相对应建议,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人工智能还可以充当智能辅导老师,对学生开具的处方及撰写的病例进行实时评估与反馈,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情况。

AI技术与中医各家学说课程的结合目前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未来还有诸多问题有待回答和解决,例如如何将AI技术与中医各家学说深度融合,避免“两张皮”现象;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模式,发挥AI的优势;如何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等。“AI+中医各家学说”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家学说智能病例”系统尚在不断完善中。

(来源:SICCTM微信公众号)


联系电话:021-51322635 联系地址:上海市蔡伦路1200号 Copyright 2017.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09008682号-2 邮箱:kjrwyj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