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 ENGLISH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研究院简介
      • 领导简介
      • 科室介绍
    • 学科建设
      • 中医医史文献
      • 科学技术史(医学)
      • 中医文献学
      • 中医史学
      • 中医文化学
      • 古汉语与医古文
      • 各家学说
    • 教授风采
      • 古代中医文献研究室
      • 中医医史学术流派研究...
      • 中医临床文献研究室
      • 医古文教研室
      • 中医医学史教研室
      • 各家学说教研室
      • 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
      •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
      • 中医方证信息研究中心
      •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
      •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
    • 科研教学
    • 学生事务
    • 党建工作
    • 学校首页
文化杂志 学术会议 上文 文化杂志 源·香有约 研讨会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热烈祝贺我院“中医医家学说和学术思想史”课程荣获2023年度上海学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团队

2024-07-03

近日,2023年度上海学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团队评选结果公布,我院尚力教授领衔的“中医医家学说和学术思想史”入选。

“中医医家学说和学术思想史”是一门专为研究生开设的人文社科类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反映历代中医临床和理论发展的精华,涉及中医学、中国古代哲学、历史、天文地理等多学科交叉,是开展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课程以时代使命为主题,思政目标围绕“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如何认识和发挥好中医药的文化价值”展开。教学过程中,以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专业课程的学术体系为基础和逻辑,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三个维度,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医家情怀与人文精神”“理论建构中的文化因素与科技价值”“中医临床成就与当代人类健康共同体”三大模块,建立思政教学内容供给体系。

同时,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这一时代命题的讨论,贯穿《中医医家学说及学术思想史》课程教学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价值思考,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历史使命感;将历史积淀与当代使命相交融,价值引领与专业能力培养相交融,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充分融合于专业知识教育传授的模块中,体现润物无声的价值引领。

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改革上,研究生课程“中医医家学说和学术思想史”着重在三方面发力:第一,构建“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体系”,实现 “系统化”。着重加强医家学术思想背后的文化价值和科技价值,系统挖掘整理历代医家学术思想所蕴含的思政素材资源,将历代医家优秀的文化思想归纳为成体系的课程思政材料,建立思政素材资源体系,系统化阐释中国哲学三才( 天地人) 、变易、中和、象数、阴阳对立统一、五行生克关系等思想在医学中的具体运用。第二,构建“四位一体”教学体系,实现“润物无声”。构建“知识、思想、实践、价值”四位一体的的教学体系,在课堂教学同时,建立线上自主教学、临床实践基地、“各家撷英”研究生学术社团等实践平台,并配合知识评价与思政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体认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内化为价值认同,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第三,搭建“思政教育实践平台”,实现“外化于行”。通过“各家撷英学生社团”,延展教学空间,课堂内外互动,社团定期开展“名家专访”“社区义诊活动”等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走进农村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践行“大医精诚”精神,潜移默化中形成其“感动、感恩、敬畏、奉献”的内心体验。

(科技人文研究院科教办)


联系电话:021-51322635 联系地址:上海市蔡伦路1200号 Copyright 2017.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09008682号-2 邮箱:kjrwyj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