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 ENGLISH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研究院简介
      • 领导简介
      • 科室介绍
    • 学科建设
      • 中医医史文献
      • 科学技术史(医学)
      • 中医文献学
      • 中医史学
      • 中医文化学
      • 古汉语与医古文
      • 各家学说
    • 教授风采
      • 古代中医文献研究室
      • 中医医史学术流派研究...
      • 中医临床文献研究室
      • 医古文教研室
      • 中医医学史教研室
      • 各家学说教研室
      • 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
      •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
      • 中医方证信息研究中心
      •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
      •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
    • 科研教学
    • 学生事务
    • 党建工作
    • 学校首页
文化杂志 学术会议 上文 文化杂志 源·香有约 研讨会
党建工作
党建工作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党建工作

我院开展庆祝2022年教师节暨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

2022-09-27

为团结凝聚教职工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立德树人的扎实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院组织开展了庆祝2022年教师节暨师德师风建设月活动。

一、举办“感师恩·送祝福”2022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

9月9日,以“感师恩·送祝福”为主题召开2022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院领导为新生开展了生动的院史教育,使新生对科文院的建设发展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向新生赠送《乐做中医教育的反思者:严世芸谈中医教育》,用国医大师、终身教授严世芸的治学精神感召青年,激励学子勇担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责任。

恰逢教师节和中秋节双节之际,研究生们向导师送上鲜花,表达感恩之情并送上祝福;导师对研究生提出殷切期望,勉励大家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脚踏实地,不负芳华。

二、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

(一)专题组织生活会

9月15日,第三党支部召开师德师风大讨论专题组织生活会。党总支领导和第三党支部全体党员出席会议,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员代表参加会议。党总支书记吴志新与党员们一起重温了《新时代上海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2021年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重点宣传先进典型、上海市名中医、我校终身教授李其忠寄语师生党员;学校第三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第三党支部书记张苇航副教授分享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感悟。交流环节,大家围绕师德师风展开热烈讨论。党员们表示,要认清“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言传身教中汇聚师德的人格力量,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

(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

9月下旬,五个党支部组织开展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围绕“牢记嘱托,做新时代‘大先生’”“守师德底线,教师廉洁自律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向身边的先进典型学习”等话题开展讨论。通过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织密师德‘约束网’、守好讲台‘责任田’”的意识。

教职工发言摘录:

王兴伊:通过对“师德师风”先进典型案例的学习,学习李其忠教授、张苇航副教授的先进事迹,深有启发。立德树人是教师的言行准则,模范教师是我们的榜样。治学严谨,科研规范,教学勤奋,严守师德师风是我们教师的基本准则。做一名言传身教的优秀教师是我的终身奋斗目标。

徐丽莉:师德师风问题需要常抓不懈,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的言行举止、思想觉悟及道德情操深深影响学生,要当好学生成长的引导者,既要为严师,也要为仁师,向身边的好老师、好榜样学习,承担好传播知识、潜心育人的使命。

王欢:爱护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学生党支部书记,在今后支部的工作中,要充分爱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支部相关工作。

姚海燕: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崇高使命,在课堂内外的言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结果常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会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作为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以“四有”好老师作为自己的不懈追求。

熊俊:教师是平凡而光荣的职业,每个人都是从学生时代经历过来的,切身体会到一个好老师的重要影响。作为学校的一员,不管是哪个工作岗位,代表的都是学校和教师的形象,应该时刻谨记教师的身份,严格遵守教师准则,不越底线。

(三)研究生导师新学期工作会议暨师德师风讨论会

9月23日,召开研究生导师新学期工作会议暨师德师风讨论会。会议围绕研究生的培养管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立德树人和师德师风等议题展开讨论。通过交流进一步凝聚共识,悟透“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深刻内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努力做精通专业知识的“经师”,涵养德行的“人师”,向“好老师”看齐,向“大先生”的目标努力。

三、开展“喜迎二十大非遗手作”活动

9月23日,科文院和马院工会联合开展“传承中华文化感受美丽人生——喜迎二十大非遗手作”活动。两个部门的院领导和教职工近40人参加活动。活动邀请非遗文化讲师宋志敏为教职工作非遗手作培训和指导,带领大家共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活美学的跨界融合。通过非遗手作“竹编团扇”,教职工更深入细腻地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陶冶情操、放松心情。


四、开展走访慰问教师活动

九月上旬,在教师节和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院领导和工会代表一同探望慰问生病教师,向客座教授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祝福,感谢他们对学校、科文院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就跨界人才互融互通,交叉学科和文明互鉴等进行交流和展望。(科文院办公室)


联系电话:021-51322635 联系地址:上海市蔡伦路1200号 Copyright 2017.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09008682号-2 邮箱:kjrwyj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