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中医药文化》第七届学术工作坊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成功召开。本次工作坊由《中医药文化》编辑部与南开大学余新忠教授联合召集,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科院、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以及美国华盛顿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海内外专家学者就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梁尚华教授
开幕式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书记、常务副院长、中医文献所所长梁尚华教授主持。
赵咏芳处长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处赵咏芳处长对《中医药文化》系列学术工作坊系列活动带来的积极学术影响给予了充分肯定,提出通过工作坊平台,聚焦中医药人文领域的学术热点并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于丰富我们对医学史的理解具有重要价值,将江南文化与医学史研究结合,对凝练中医药人文学科特色、研究方向亦有新的启发。
李海英主任
《中医药文化》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李海英对此次工作坊的筹备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本次工作坊精选了19场学术报告,主题从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角度、多学科切入,皆为江南地域文化语境中医疗社会史方面的最新研究。综观此次工作坊,将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与期刊品牌专栏建设相融合,内容丰富,思维开阔,启发深远。
主题论坛一
余新忠教授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余新忠教授题为《明清以来江南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的现实与可能》的报告认为,中国的医疗社会史正被视为极富潜力的新的学术增长点,通过梳理明清以来江南医疗社会史的研究现状,提出要通过专题史和地域史的结合,把医疗史放在地域的脉络中研究,让江南丰富的疾病医疗史资源真正成为可展现江南丰富性、独特性的资源,并进一步强化生命史学和医疗知识史的研究。
周武研究员
上海社会科学院周武研究员题为《近代以来江南区域变迁的若干问题》的报告,梳理了近代以来江南区域的变迁,提出不研究上海无法了解江南的近代变迁,不研究江南无法了解上海的来历及历史底蕴,江南史、上海史研究的结合将会对近代江南医疗文化史研究带来新的切入点,将对中医的思考融入到整个江南文化的历史。
张剑研究员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张剑研究员题为《从万巴德到李宗恩——跨文化视域下的热带医学》的报告,以热带医学奠基人万巴德与李宗恩为例,讲述他们在热带医学传播领域作出的贡献,面对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提出要突破民族、国家和不同文化传统的藩篱,分析促进与阻碍科学发展与传播的因素,才能更能清楚地认知科学的发展与传播。
冯贤亮教授
复旦大学历史系冯贤亮教授题为《曹庭栋:盛清时代江南一位养生学家的生活》的报告,通过清代江南养生家曹庭栋的具体养生生活实践,提出仅从医疗文献角度来解读医家是不够的,而应关注他们生活史如饮食卫生、居室设计及护幼保健等方面的内容,以呈现出江南医家养生理念的丰富性和立体感。
主题论坛二
冯玉荣教授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冯玉荣教授题为《明清江南医者与讲会、文社、讲经会》的报告,以“一体堂宅仁医会”、《本草汇言》与“同社”、“侣山堂”讲经会为例,梳理了明清时期出现的儒医讲会、文社与讲经会,提出这种以文会友,研经讲学的方式对医者的关系网络和知识路径的推动作用及其对中医文化交流的指引与启迪。
刘鹏研究员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刘鹏研究员以《<红楼梦>鳖血柴胡背后的用药地域化与医家争论》的报告,通过《红楼梦》鳖血柴胡不同的用药案例,引出了鳖血柴胡用药方法背后的地域性特点与医家争论,并从多元视角如疾病、地域以及医者对于传统的态度等方面,思考其对医者用药的影响。
杨奕望副教授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杨奕望副教授题为《世医、儒医、御医——清末江南名家陈莲舫的医事与医道》的报告,从名医到御医、经方到时方、承启到薪传三个角度梳理了清末江南名医陈莲舫的行医之道与医学生涯,提出要进一步深入研习陈莲舫医案及批注,剖析其理法方药等医学思想,挖掘陈氏与晚清政商名人的交往,为陈氏研究乃至清末社会研究提供另一种可能。
主题论坛三
高晞教授
复旦大学历史系高晞教授题为《谢观<中国医源流论>与吕思勉<医籍知津>之比较研究》的报告,从历史的本源分析了谢观的《中国医源流论》与吕思勉的《医籍知津》之间的关系与渊源,提出要注重从学术的角度去考量知识结构和学术思想,才有可能回归到历史的真相。
胡真教授
湖北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胡真教授题为《修和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武汉叶开泰老字号的前世今生》的报告,通过梳理武汉叶开泰老字号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脉络,介绍其目前发展的文化传承与特色优势,为当今中医药传统老字号企业转型与发展提供了路径与启示。
SeanBradley博士
华盛顿大学Sean Bradley博士题为《鉴定本草传统中的植物物种》的报告,从东西方文献学双重研究视角,以没药和阿魏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植物学、语言学、历史学和医学的方法来研究和甄别不同的草药,对认知域外中药的传入具有启发价值。
章原副研究员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章原副研究员题为《从宋代笔记看江南地区的医疗文化》的报告,以宋代笔记中的医学文献为基础,从江南民俗与医疗文化、城市生活与医疗文化、巫医盛行的医疗活动三个方面展现江南的社会医疗文化,从挖掘史料层面对江南地域传统医学史的研究有所补充。
杨妍研究员
新加坡国立大学杨妍研究员题为《中医科研在新加坡的特征和发展进程》的报告,从医学社会文化史角度切入,梳理了从1880年至今三个阶段中医科研在新加坡发展特征和历史进程,从新加坡中医药立法、当地中医药学会的活动、当地的中医药期刊等角度展开,为中医药“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借鉴。
青年学者论坛
李铁华副研究员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李铁华副研究员题为《抗战时期江南中医药文化在中西部的传播与影响》的报告,以海派绍籍医家张子英为例,梳理了抗战时期江南中医药文化在中西部的传播与影响,并提出要关注张子英等在民国时期名气不大的医生,肯定他们对江南医药文化发展的推动力量。
张田生副教授
曲阜师范大学张田生副教授题为《对清代温病学说中江南地域性的反思》的报告,以反思江南地域和温病本身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江南地域性在清代温病学说的表现,提出不能强行去寻找知识本身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意识很重要,但史料依据才是根本。
邴守兰副研究员
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邴守兰副研究员题为《期刊视角的近代上海名医文化概略》的报告,以近代中医药期刊为切入点,系统研究近代上海名医的文化传承方式,探寻近代中医不废与中医药文化复兴的原因,认为上海名医深受江南地域文化影响,又重视吸收和借鉴西方医学,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海派中医特色。
崔军锋副教授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崔军锋副教授题为《近代中国女西医师群体论述》的报告,以第一、二代著名女西医师为讨论中心,探索了晚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女性医者角色及其职业选择,反映了近代中国医学教育体制的多元化。
代玄烨博士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代玄烨博士题为《江南古徽州文化视域下的新安医学》的报告,从古徽州的人文生态环境、人文历史变迁及徽商经济的支持三个角度,梳理了新安医学的萌芽、成形、传承、发展,展现出地域文化对医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意义。
谢朝丹博士
上海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谢朝丹博士题为《江南文化视域下明清上海何氏世医的承启》的报告,以上海何氏世医为例,梳理江南文化孕育下医学家族的源流承启,以展现江南文化对上海医学流派传承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江略博士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江略博士题为《地方知识的形成和变迁》的报告,以明清到近代绍兴地区各派医学名家医学理论和实践为线索,分析医学知识在一个地方如何生根发芽、发展和演化,以期对地方医学知识的建构提出一些见解。
最后,余新忠教授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总结发言:综观整个医疗社会史研究,江南医疗史的研究地位并不突出,比较缺乏从地域史的脉络展开,因此,通过专题史和地域史结合的模式,让江南丰富的疾病医疗史资源成为展现江南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的源泉,是非常有意义的时代命题,从中医知识史入手,构建融通内外的生命史学体系,亦是一个开拓性的学术视角。“江南视阈下的医疗社会文化史研究”核心的议题是江南,研究应该是放在江南的地域中或者江南的视野中展开,做地域史、区域史的核心是要充分意识到空间的存在及其互动,既要有清醒的地域意识,了解知识与经验的产生的地域特质,又要脱离地域的限制,总结和思考一些普遍性的知识。通过地域史的研究,推动对中医知识与文化的研究,呈现出具有共通性的历史经验。总之,医疗史研究不能只有一种方法一种理念,必须要有新的理念和方法,不断地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来推进研究,才可能让医疗史研究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更多的年轻学人加入其中,共同推动学术的融合发展。(《中医药文化》编辑部)
联系电话:021-51322635 | 联系地址:上海市蔡伦路1200号 | Copyright 2017.All Rights Reserved | 备案号:沪ICP备09008682号-2 | 邮箱:kjrwyjy@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