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
  • |
  • ENGLISH

    • 首页
    • 研究院概况
      • 研究院简介
      • 领导简介
      • 科室介绍
    • 学科建设
      • 中医医史文献
      • 科学技术史(医学)
      • 中医文献学
      • 中医史学
      • 中医文化学
      • 古汉语与医古文
      • 各家学说
    • 教授风采
      • 古代中医文献研究室
      • 中医医史学术流派研究...
      • 中医临床文献研究室
      • 医古文教研室
      • 中医医学史教研室
      • 各家学说教研室
      • 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
      • 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
      • 中医方证信息研究中心
      • 《中国中医药年鉴(学...
      • 《中医药文化》杂志编...
    • 科研教学
    • 学生事务
    • 党建工作
    • 学校首页
文化杂志 学术会议 上文 文化杂志 源·香有约 研讨会
研究院动态
研究院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研究院动态

“丝路医药”学术论坛暨《中医药文化》第二届学术工作坊在我校召开

2017-12-04

11月17日,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中医药文化》编辑部主办,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研究中心协办的“丝路医药”学术论坛暨《中医药文化》第二届学术工作坊在我校创新楼一楼会议室召开。本次学术论坛旨在探究、分享丝绸之路上医药的史料文献研究成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提供借鉴,助力中医药走出国门,造福世界。

《中医药文化》主编张智强主持开幕式。校党委副书记施建蓉致辞,对我校的发展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作了全面介绍。我校终身教授严世芸、段逸山,科技人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叶进、党总支书记梁尚华和李其忠教授、朱邦贤教授,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韩丑萍,《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执行主编白玉金,著名文化学者尔冬强,以及来自美国、日本等不同国家和中国不同地区精熟“丝路医药”文献、史料的专家学者,共计5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学术论坛包括三场专家主题报告、两场青年论坛,议题包括“丝绸之路上的药物交流与传播”“丝敦煌文献的整理与训诂”“医疗活动与丝路文献”等,回顾历史、聚焦当下,着眼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学术研究的进展与传播。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专家陈剑、历史系专家高晞、科技人文研究院副院长陈丽云分别主持专家报告。我校科技人文研究院张如青、台湾学者李建民、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明、陕西师范大学于赓哲、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杨富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及中医古籍语言文字专家沈澍农、我校科技人文研究院王兴伊、美国华盛顿大学Sean Bradley、中国中医科学院马晓彤等专家分别作精彩主题报告。青年论坛分别由张如青、李建民、于赓哲、陈明主持。复旦大学广濑熏雄、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明强、敦煌研究院张田芳、西南大学杜锋,以及我校张苇航、袁开惠、丁洁韵、于业礼等分别作主题报告。

闭幕式上,段逸山指出,丝绸之路不乏中医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内容,丝路医学的交流具有多重性,尤其是丝路医学文化的传播呈现出交错、缠绕、网络状态。他提出,文献研究要学会采用证据法及多重证据法,要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问题;要学会从小处着手,由小出新;要对文献进行准确的解读,要在“求真文”的基础上来说明真意;要重视传世与出土文献互相辅助;要有审慎的作风,不能轻易下断语。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中医药沿着丝绸之路进行了大量的学术交流与贸易活动,丝绸之路对中医药的国际交流、文化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丝路医药”学术论坛暨《中医药文化》第二届学术工作坊的成功举办,深化了各领域对“丝路医药”的认识,开阔了“医药”与“丝路”学术研究的新视野,必将推动“丝路医药”的学术研究更上一个台阶,也是我校和《中医药文化杂志》对“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传播策略的一份献礼。(《中医药文化》编辑部)


联系电话:021-51322635 联系地址:上海市蔡伦路1200号 Copyright 2017.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09008682号-2 邮箱:kjrwyjy@163.com